眾所周知,在生鮮領域,產品具有短保質、冷鏈配送難、非標準化等痛點,且產品的倉庫儲存、貨物損耗、配送等各個環節都是企業會遇到的問題。就目前的局面而言,生鮮電商平臺“燒錢”模式難以為繼。現如今新的生鮮電商不斷增加,巨頭布局持續擴大,行業競爭還在持續升級,推動原有行業格局加速洗牌,要在這場“生死局”中實現突圍,亟須加快實現自我造血能力。
可以說,生鮮電商正呈現迅猛的發展勢頭。數據能顯示,中國生鮮電商市場的交易規模在2018年已突破2000億元,2018-2020年的行業增速分別為41.2%、39.9%和36.3%。預計到2022年時,整個市場規模將達到7054.2億元,增長潛力巨大。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生鮮電商沒有問題,不少生鮮電商則在產品和服務質量上屢屢被曝出問題。很大原因在于生鮮電商方面的管理漏洞,也來源于平臺的盲目擴張,進而導致產品的質量把控的缺位和售后服務跟不上。
目前來說,生鮮電商所呈現的多業態共存的局面,隨著入局玩家的增加以及巨頭布局的擴大,生鮮電商行業競爭將持續升級,同時也將推動原有的行業格局加速洗牌。“供應鏈管理”作為生鮮電商最重要的一環,是企業在混戰中突圍制勝的關鍵。因此,商家想要更好的發展生鮮電商,就需要在生鮮配送方面下功夫。
現如今,生鮮電商的滲透率依舊很低,而且新零售的背景下,生鮮行業將會以數字化為核心,而國內生鮮的基礎設施還很差,布局仍將繼續。
標簽:生鮮電商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