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鮮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在零售消費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而生鮮電商越加火熱。目前,生鮮市場已進入白熾化狀態。2017年我國生鮮市場交易規模達1.79萬億,同比增長6.9%,且自2013年以來持續保持6%以上的增長。
生產端豐收,銷售端熱賣,最大的難點,便落在了“物流”上,嚴格來說也就是“供應鏈”。生鮮商品的特殊性,具有非標準化屬性,SKU眾多,不同產品的儲存環境不一樣,保鮮期限不一樣,又都柔嫩易壞,稍有不慎或許就會產生不可逆的損耗。行業里,生鮮需要全程冷鏈運輸是一個常識。
這聽起來很簡單,冷鏈而已,不過是控制溫度罷了。可事實上,溫度能夠降到多低,如何把溫度穩定在一定區間,且不同的產品適應不同的溫度,單單論香蕉、草莓等等溫度都不相同。一不小心就容易腐敗變質,功虧一簣。而生鮮冷鏈一旦斷鏈,對品質所造成的是不可挽回的影響。
目前,我國生鮮冷鏈流通過程中的標準化程度較低,與發達國家尚存在明顯差距。因此大部分生鮮電商常常需要承擔高昂的成本和損耗率,連盈利都成為難事。隨著行業的發展,眾多生鮮電商平臺開始加碼生鮮供應鏈建設,深入產業鏈。這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加快冷鏈物流體系的建設和完善。冷鏈物流既是生鮮電商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保障商品優質穩定的關鍵,同時也是生鮮電商平臺保持持久生命力,快速布局發展的重要支撐。
隨著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鮮電商的增多,生鮮消費的冷鏈需求正在快速增長。數據顯示,未來三到五年,我國冷鏈市場規模將達到4700億元,年復合增速超過20%。在政策和市場環境持續向好的背景下,冷鏈物流行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綜合來說,冷鏈物流是生鮮電商的核心競爭力之一。隨著冷鏈技術的攻克和眾多企業的加入,相信伴隨科技的進步與發展,冷鏈物流將不再是問題,生鮮電商只會越來越好。
標簽:生鮮電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