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電商,要想做好,一是品質體驗要好,二是付出的成本要低。如何來權衡二者之間的關系,將是對生鮮電商團隊運營者的考驗。因此,按理來說,現在選擇互聯網生鮮電商平臺是最好的模式。
但社區團購模式,一是要解決供應鏈,一是要建立自己的銷售渠道。說白了,就是要搭建起供貨商和銷售渠道之間的橋梁,搭建自己的互聯網銷售平臺。
現在的社區團購,在銷售端,就是團長,要么是寶媽,要么就是社區店。但是要解決流量問題,理論上是社區店自帶流量,但社區店的投入和產出,他們來做團長,是否算得過賬,還有如何平衡線上和線下的生意以及人力投入,都是需要權衡的問題。當然,這肯定能夠解決的,無非就是人才的問題。但至少有一點,社區店解決了流量問題。寶媽沒有流量,必定做不大,做不起來。
所以,自帶流量的連鎖超市,連鎖便利店,在保持傳統銷售渠道和產品的同時,再植入社區團購模式,再單獨開辟適合社區團購的供應鏈體系,無疑走得更遠。
這其實就是社區新零售。是盒馬的模式。可盒馬的短板在于她和騰訊是競爭關系。不采用社區團購模式慣用又好用的小程序,而不得已用APP,還有不能借助微信生態做傳播和交易,就很難做大。
1.自己搭建生鮮外賣系統,采選O2O服務模式,解決商品的管理,降低采購成本,物流費配送成本等問題。都是生鮮電商必須經歷的點。如何化解這些關鍵點。比任何模式來的可行。
2.生鮮是一個需要持續投入,回報周期長,利潤率低的行業。是一個需要充分學習和理解傳統智慧的行業。我們總想著顛覆傳統,可是最后活的很好的是傳統,生鮮電商總是一批批的倒下。
3.生鮮電商未來何在,難道生鮮電商真向其他人說的那樣,它是一個偽命題。我覺得,生鮮電商還是大有可為。只是需要從業人更加的專業,專注,專一。
在生鮮電商中,任何模式都需要商品作為承載體,商品是最好的介質,也是唯一的介質。只用將商品品質和服務做到最優,客戶的吸引力才能形成,口碑和轉介紹才能形成生態,從而支撐商品的進一步發展。
其實是人員的專業,生鮮電商門檻低,但是對專業人才要求高,只有懂電商,懂傳統,理解商品,熱愛生鮮才能成長專業人才。
發展互聯網生鮮平臺,搭建生鮮外賣系統也是未來發展主流趨勢。
標簽:生鮮外賣系統,外賣系統,O2O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