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電商擁有多種模式,有傳統B2C自營模式、平臺模式,其中以京東、阿里、拼多多為代表。還有就是社群模式,門店新零售模式,前置倉模式,以芙蓉興盛、盒馬鮮生、每日優鮮為代表。在2019年最熱門的模式是前置倉模式。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前置倉吧。
前置倉是一種倉配模式,它的每個門店都是一個中小型的倉儲配送中心,這使得總部中央大倉只需對門店供貨,也能夠覆蓋最后一公里。消費者下單后,商品從附近的零售店里發貨。這便是支撐它在門店3公里范圍內可以做到30分鐘送達的重要前提。
前置倉主要有及時性和速度快成本低的優勢。前置倉模式可以使得商鋪的配送更加的及時,消費者下單后,都是從最近的倉庫發貨,也就是附加的零售店發貨,可以在短時間內送到客戶手里。不管是訂單響應的速度還是配送的成本,相比來講,前置倉模式都是具有很大的優勢的。
雖然前置倉在體驗方面優勢明顯,但對于平臺說,運營難度還是很大的。包括由于訂單的不確定性,損耗也就無從得知,如何補貨也就成了一個問題。而且,不同的地域消費者也存在差異,價格差異等等。
生鮮電商的主要問題是,訂單所帶來的高毛利,并不足以抵平高損耗以及高冷鏈物流成本。而前置倉模式意味著,企業需要容忍初期訂單密度不足造成的損耗,但只要訂單密度起來,這部分可以迅速稀釋掉。從整個供應鏈看,前置倉的物流成本永遠是剛性成本。也就是說,當隨著訂單密度的增加,這種物流成本是逐漸被降低的過程。當物流成本的占比可以降低到一定程度,生鮮電商就可以邁過盈利門檻。
總的來說,前置倉還屬于自我突破過程中,面臨的問題還有很多,而生鮮電商也將會在這一過程中逐漸的發展。
標簽:生鮮電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