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從多個方面進行分析生鮮電商平臺如何定位目標客戶。
對于生鮮平臺來說提供好的產品是獲得客戶認可的根本,那么算“好的產品”?
生鮮產品離不開生、鮮二字,也就是說生鮮電商平臺賣的都是生的產品,需要加工后才能食用。鮮的意思一方面是指產品新鮮,另一方面是指生鮮產品的保質期比較短,越新鮮的產品越會受到消費者的追捧。
那么什么人會在生鮮平臺上消費呢?
生鮮平臺是互聯網平臺,國內大部分網民都是年輕人,而購買生鮮產品的年輕人都是有自己做飯習慣的,所以有自己習慣做飯的年輕人是生鮮平臺的目標客戶。
當然年輕人的年齡區間非常大,18~35歲區間都可以稱之為年輕人,那你覺得18歲的年輕人會經常買菜做飯嗎?自然不會。這個年齡段都是大一的學生,大學生畢業都在23歲以后,而且有穩定工作之后才有做飯條件。
通過大數據分析,生鮮平臺目標客戶畫像如下:
1、25~35歲之間的年輕人。
2、會自己做飯
3、有固定的收入,不會低于平均收入水平。
4、不是單身狀態,和朋友住一起,或者已結婚。
5、租的房子有廚房或者已買房。
這五條是生鮮平臺公布出的客戶畫像數據,我們可以通過這個數據大致的判斷出一個城市目標客戶人數是多少。
中小城市人口大致是60萬人,25~35歲的人群占比是20%,這樣算下來這個城市的的目標客戶群在12萬人左右。算上男女占比,6:4計算,那么男士有7.2萬人,女士有4.8萬人,如果大部分人已經有對象或者已婚,那么我們的目標客戶有4萬人左右。
然后再把收入水平過低的人群篩掉那么我們的目標客戶約為2萬人。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城市有60萬人,那么大致會有2萬人是生鮮平臺的目標客戶,占總人口的3.33%。如果這2萬人每天有20%的人在生鮮平臺上買菜,一天的單量大致是4000單,生鮮平臺的客單價在20元左右,如果按4000單量計算,每日平臺的營收在80000萬元,每年的營收在2920萬元,生鮮平臺凈利潤一般在25個點左右,2920萬元×25%=730萬元(年利潤)。
當然運營生鮮還存在許多市場競爭因素:
1、傳統菜市場的競爭
超市、便利店、農貿市場都是生鮮平臺的重要競爭對手,因為去菜市場買菜比較方便,選擇性比較多,當然菜市場和超市的菜并不便宜,如果經常逛菜市場的應該知道,因為現在的菜市場或者超市進貨蔬菜流通環節過多,利潤都讓中間商賺走了,生鮮平臺之所以有發展機會也是因為可以解決供應鏈環節過多的痛點。
2、線上外賣平臺帶來的競爭
外賣平臺其實給生鮮平臺帶來的是側面的競爭,因為在外賣平臺沒有出現前,大部分人都還保留自己做飯的習慣,外賣行業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已經培養了用戶的點外賣習慣,相比于自己做飯年輕人更喜歡點外賣。但是由于近幾年外賣食品安全曝光了太多不健康的報道,地溝油、人造肉等等,這些信息的影響也讓年輕人點外賣的選擇,開始自己做飯。
當然現在來看,如果您有供貨渠道,有物流資源的話現在運營一個生鮮電商平臺利潤還是非常可觀的。
標簽:生鮮電商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