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外賣平臺送餐人員被媒體曝光未體檢便以“150元”的假證通過了平臺審核實現接單。有人進一步調查,美團、達達、點我達以及蜂鳥等外賣配送平臺,均向新注冊的眾包騎手提供了時長不等的“新手期”,無需提供健康證明便可搶單。情況不單單如此,網絡上還充斥著大量進行健康證“P圖”、偽造實體證的廣告,宣稱僅需幾十元到百元不等。
《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五條規定: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食品生產經營人員應當每年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證明后方可上崗工作。一般來說,為了用戶安全問題,外賣平臺規定送餐人員是需要持證上崗的。而這樣一條偽造健康證“灰產”產業鏈的出現,無疑給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埋下了深深的隱患。
而且,平臺的不作為甚至可以說加劇了這一行業的發展。比如,為吸引更多送餐者承接訂單,一些平臺對“新手期”送餐人員采取健康證豁免政策。就是說,騎手首次注冊為該平臺外賣員的一段時期內,無需提供健康證明即可搶單。
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外賣平臺審核不嚴,二是健康證無法網上查詢。通過網上信息我們可以了解到,目前不少地區疾控部門都開通了線上健康證查詢系統,可以在輸入姓名、身份證號或證件號等多種方式進行核驗,但對于各平臺是否能否逐一核驗當前并無透明查詢渠道和第三方監督機構。也就是說,平臺與部門沒有接通通道,這也就給假證市場創造了條件。
針對這一亂象,要想要遏制,就必須嚴肅查處違規平臺和人員,提高違法成本,倒逼遵規守法。一方面,有關方面應積極協調發證部門、體檢醫院、外賣平臺,建立信息共享的數據閉環,既便于外賣平臺審核健康證,又有助于監管部門對平臺和騎手的監督。另一方面,也要加強對騎手的健康證檢查力度,一經發現,依法追究責任,嚴懲不貸。此外,警方對于假證要順藤摸瓜,打掉背后的制假售假團伙,斬斷利益鏈條,凈化市場秩序。
標簽:外賣系統,外賣平臺,外賣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