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O2O曾經火遍一時,如今,傳統社區O2O運營模式已經被社區拼團取代。
社區O2O發展于2004年,代表案例是上海籬笆網,上海籬笆網創業團隊學習了國外的社區O2O運營模式,把當地商戶和個人聚集起來,一邊作為供貨方,一邊提供簡單的運營培訓。而這個只有二十幾人的團隊在短短一年就創造了1000萬元的凈利潤。
目前的社區團購平臺基本上都是由平臺負責供應商品、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務,團長負責建立社群、日常運營、信息發布,并且通過拼團優惠的方式吸引社區成員下單。而團長依據銷售額抽取一定比例的傭金。而社區團購的核心在于以社區為中心建立社交圈,一個社區組建一個社群,進行統一的采集配送部,降低產品流通渠道。
基本上,社區拼團平臺都以剛需的生鮮品類作為切入點,然后逐步拓展到家庭日常消費品。而由于同類社交圈與鄰里之間的信任,預售拼團也更容易被人接納,通過預售也進一步降低了商品損耗,以便于銷售保質期更短的商品。
社區拼團是一個低門檻且容易規模化復制的模式,只要平臺的供應鏈足夠成熟就可以迅速打開社區拼團的市場。所以,當擁有足夠的用戶規模后,社區拼團平臺的發展重點仍然在于供應鏈。
供應鏈上所付出的采購成本與物流配送成本直接決定了商品的定價,也決定了用戶的購買、團長的傭金與平臺的利潤空間。而且社區拼團平臺能否利用產品的差異化改變平臺的整體形象,將平臺品牌化才是他們長久的發展目標。
標簽:社區拼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