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生鮮電商在2016-2017年經歷了洗牌期,但隨著巨頭入局,對供應鏈、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加強,以及商業模式的逐漸清晰,未來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目前來說,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發展,生鮮市場競爭已經進入下半場,也就是實力競爭和經營能力的競爭,從商品入手,為用戶提供性價比高的商品成為企業經營重點,到店和到家充分融合,沒有了邊界,傳統零售商憑借店鋪優勢,未來在到家經營上會有優勢。
數據顯示,中國生鮮電商市場的交易規模在2018年已突破2000億元,2018-2020年的行業增速分別為41.2%、39.9%和36.3%。預計到2022年時,整個賽道規模將達到7054.2億元,增長潛力巨大。實際上,生鮮電商的快速增長,也源于用戶網購生鮮習慣的養成。調研數據顯示,每周購買1次以上的網購生鮮用戶超過6成,其中每周購買2-3次的用戶占比為28.6%;而72%的用戶網購蔬菜的頻次在每周1次以上,遠高于整體購買生鮮頻次。生鮮電商競爭升級,這也就意味著,市場將迎來新一輪洗牌期,包括農產品采購、冷鏈物流運輸、C端消費者配送在內的生鮮供應鏈能力將是企業角逐后勝出的關鍵。
現如今,用戶的需求刺激了零售商追求規模的天然沖動,資本也看中了這塊萬億級的市場,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和探索,社區生鮮店正在進入下半場,上半場的一些入圍者會被淘汰,競爭會更加慘烈,而社區生鮮店向精細化管理這個方向演化。而指引生鮮電商變化方向的時用戶的需求。隨著時代的發展,用戶需求也在不斷的改變,因此,生鮮電商的發展關鍵在于從用戶角度出發。
目前來看,生鮮電商要想實現可持續的盈利模式,以方便就是供應鏈問題,要更精準的為用戶提供喜歡的商品組合,另一方面就是加快運送周期,周轉周期、降低損耗,從而提高毛利了。
標簽:生鮮電商